石隆門的仙洞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我只去了仙洞。仙洞容易抵達,從停車場上到洞內約15分鐘,洞內約需40分鐘逛。
這一系列照片是在我返台當天去補拍的,因為我在前幾天去逛時沒有帶相機,所以特地去補拍一下。只是時間緊迫,所以只拍了洞室周圍的照片,洞內的照片及鐘乳石則沒有時間拍。這個鐘乳石洞的感覺和尼亞石洞給我的感覺很相似,但又更少了人的活動,更天然一些。我是在雨天去,洞裡面的感覺真的很棒!
仙洞的位置



![]() Jemarang and Dayang |
![]() ![]() 房子因為很長,所以中間的房間就得裝透明的屋頂以採光。 ![]() Dayang 日常生活閒著就是在編織籐製品。 ![]() Dayang 在削籐。她身上穿的應該是較華麗隆重場合穿的衣服。因為前一個晚上她因為我在拍照,她特地去換的衣服。 |
![]() | Jemarang 和收音機 在甘榜*中的唯一消遣就是聽收音機。看他常常都嘴巴張得大大的仰望天花板在聽收音機。 * 馬來文 kampung音譯,意思即是部落 |
![]() Jemarang 除了聽收音機外,就是睡覺休息了。 ![]() 手捲煙的收藏盒。 ![]() 煤油燈 偏遠的甘榜沒水沒電,生活並不因此過得落魄。反而更能活出簡樸的美。 ![]() Pakcik Jemarang, radio dan lilin ![]() Inan Banau dan Dayang Punan 婦女喜歡抽手捲煙,Dayang 嘴角刁著手捲煙,她的朋友則是手中銜著手捲煙。 ![]() 半盞燈 ![]() Punan Sama |
![]() Punan Sama是在拉讓江的上游地區。 要先從詩巫坐 2小時 的船進到 Kapit。在 Kapit 再搭乘9點30分開往 Belaga 的船,大約在中午1點左右會抵達 Punan Sama。我完全不曉得那裡是 Punan Sama,所以只能拜託收票員提醒我下船。 |
![]() 上圖是 Hedda Morrison 女氏在60年代所著作的 Sarawak 中所刊載的一張照片。在當時伊班人已曉得收集及利用樹枳種子。同時,還在長屋附近散播樹枳樹種子。 |
砂拉越地區的公共交通並不完善,而導致有著很多的非法租車(當地人稱之 kereta sapu)。在2007年(詳見新聞稿),州政府重新整合了一般公共運輸區域外的租車制度以完善偏遠地區的運輸需求。
在這系統下,砂拉越被區分爲 19 zones。分別是:
Zone 1 : Petra Jaya (Bako, Santubong and Matang)
Zone 2 : Bau, Lundu and Sematan
Zone 3 : Padawan
Zone 4 : Samarahan, Asajaya and Sebuyau
Zone 5 : Simunjan, Serian and Tebedu
Zone 6 : Sri Aman and Betong would have 15 ‘kereta sewa’.
Zone 7 : Saratok, Roban, Kabong and Sarikei town centre
Zone 8 : Sarikei and Sibu town centre
Zone 9 : Sibu and Mukah
Zone 10 : Balingian, Selangau, Mukah and Bintulu town centre
Zone 11 : Kapit
Zone 12 : Bakun, Sg. Asap, Bintulu town centre and Miri town centre
Zone 13 : Tatau and Bintulu town
Zone 14 : Sebauh and Bintulu town
Zone 15 : Tatau, Selangau and Mukah
Zone 16 : Niah, Sibuti and bandaraya Miri
Zone 17 : Niah, Suai and Bintulu town
Zone 18 : Limbang
Zone 19 : Lawas
左邊是 Kampung Pueh 長屋,右邊是長屋居民的穀倉儲藏室。
Bidayuh 是砂州的其中一個原住民種族,早在18世紀布洛克時期稱之為陸達雅克族。Bidayuh 大部份分佈在古晉地區,在 倫樂 Lundu, 石隆門 Bau, 朋里遜 Penrissen, 巴打灣 Padawan 及西連 Serian 有著不少 Bidayuh 甘榜 (馬來文 Kampung 的中譯,意即部落)。
在 Lundu 附近有個很古老的 Bidayuh 長屋,這個長屋的居民是自 1875年就在 Kampung Pueh 的山腳下定居。Kampung Pueh 是個 Bidayuh 長屋,這邊的居民自稱是 bidayuh salako。Bidayuh salako 是 bidayuh 方言的一種,主要通用於 古晉 以西的 石隆門 Bau 及 倫樂 Lundu。
Kampung Pueh 是少數還可以看到很完整的穀倉儲藏室的長屋。小小一間的高腳小木屋,一堆聚在一起很可愛。我也曾經走訪了 古晉地區在 Padawan 的 Bidayuh 長屋,但沒有注意到有如此的小儲藏室。
Kampung Pueh 的穀倉儲藏室和 Belaga 地區 Kayan 族人所建的儲藏室比較則是小許多。
Kampung Pueh 共21戶人家,每一戶都擁有一間這種小小的 穀倉儲藏室。有的會在小屋的屋基綁上鐵皮,這有防止小動物入侵的效果。
上圖是擷取自 << The Peoples of Borneo >> 中所介紹的 Kenyah 族人稻米小屋
![]() |
Welcome to Bako National Park |
![]() |
![]() |
在重要的分叉點都會有個地圖,並標示出所在地點,或是安插指標。 |
![]() | ![]() |
Lintang trail 的森林步道 請留意樹幹上漆上的紅色標記,那是代表 Lintang Trail 的紅色路線,引導登山人前進路線。 |
![]() | ![]() |
![]() | ![]() |
森林步道的基本設施就如上圖所看到的那幾種,園方只做了一些的設施讓整個步系統更安全好走。剩餘的都是人走出來的路,樹根的形狀就像天然的路那樣。 |
![]() | ![]() |
![]() | ![]() |
![]() | |
步道的海拔並不高,但景色及林相的變化很大。一些路段都是高聳入天的龍腦科樹林、在較高海拔的山頂則是較低叢的小樹,蟻樹也只有在這裡觀察到。一些路段則都是被雨水侵蝕得很規則的岩石。一些則是呈乳白色的土壤。 |
![]() | ![]() |
蟻樹(Ant plant, Myremecoda sp.) 這是很特別的一種植物,攀附在別的植物幹上,她的莖部特化成像大小不同的窩巢,就好像是天然的螞蟻窩一樣。這就形同造好房子來邀螞蟻住在裡面。螞蟻則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養份和這植物組成共生的關係。蟻樹在Lintang trail 的山頂的平檯上可以找到。相關解剖圖請見這個圖 |
![]() |
超長的劍葉 |
![]() |
龍腦香科植物 高聳入天的龍腦香科植物,她的種子是很奇特的,就好像是帶有翅膀的種子那樣。這種種子就是可製成化妝品的原料 - 婆羅洲油脂(illipe butter),相關的記錄請見:長有翅膀的種子 |
![]() | ![]() |
豬籠草的原生地 在步道的兩旁常有機會看到一堆一堆的豬籠草。有的大小如拳頭般,各種樣式的都有。在 Tanjung Tajor 的路上有著很大叢豬籠草。 |
![]() |
![]() |
渡過小溪 才開始走不久,過個小溪,Aidi 小弟弟 的夾腳拖就被水沖走了。Dophy 手上拿著僅剩的一隻拖鞋,Aidi 小弟弟 的表情很無奈吧!我的拖鞋就讓他穿,沒有穿鞋也能走完全程。 |
![]() |
渡過 Lintang trail 漲水的小溪 |
© Blogger templates Newspaper I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